我們是一群來自越南、泰國、印尼等國的新住民子女與青年夥伴,
用最真誠的方式,說出我們的故事、端出家鄉的味道、帶來未來的想像。
從2022到2025,我們策劃三屆大型東南亞多元文化市集,集結上千人共襄盛舉,
每一場都是新二代、留學生、在地青年共同策展的文化行動,
融合「文化展示 × 美食分享 × 公益倡議 × 國際職涯」四大主軸,
讓台灣社會看見移民的價值,也讓每位參與者看見自己的未來。
數據指標 | 成果數據(2022-2023累計) |
👥 總參與人數 | 1,500+(含親子家庭、新住民、企業代表) |
🧒 新住民家庭互動活動參與組數 | 200+ 組(含桌遊體驗、手作坊、故事繪本) |
🎓 青年參與人數 | 70+ 新二代/東協留學生共同策劃與演出 |
🍱 攤位國籍與商家 | 來自 6 國以上、40+ 攤商實力進駐 |
🎤 論壇參與與合作機構 | 文化部、移民署、天下雜誌、青年局等15+單位 |
🎥 社群觸及 | FB/IG/新聞媒體總觸及 25,000+ 次 |
📰 媒體曝光 | 15 家以上主流/地方媒體、廣播電視報導 |
✦ 越南河粉、泰式奶茶、印尼炒飯、柬式炸春捲……現做現賣,由新住民家庭與青年親手端上
✦ 創意麵包挑戰賽:融合東南亞食材與西式技藝,文化激盪出新味道!
✦ 越南紙傘彩繪坊 × 印尼蠟染手作 × 東南亞服飾變裝拍照區
✦ 《男孩與烏龜》心靈繪本共讀,透過故事對話理解文化差異與親子情感
✦ 三組新二代團隊企劃自創專案、舞台發表,展現社會創新與多元表達力
✦ 與企業協作桌遊與手作體驗,打造最有行動力的文化市集
✦ 「新南向 × 青年職涯 × 多元文化」論壇
➤ 參與對象橫跨東協留學生、NGO夥伴、華語教師、創新企業家
讓文化不只是被觀看,而是被參與與記住。
我們設計了一系列沉浸式、親子同樂的文化體驗活動,讓參與者從「看見」走向「理解」,進而產生情感連結與尊重多元文化的價值觀。
體驗名稱 | 內容亮點 | 適合對象 |
🎭 東南亞服飾變裝體驗 | 穿上越南奧黛、泰國沙龍、印尼巴迪克、柬埔寨皇家服飾,拍照打卡傳遞文化之美 | 親子、青年 |
🧵 民間工藝手作坊 | 彩繪越南紙傘、柬式草編,用手感認識傳統工藝與生活智慧 | 全齡友善 |
📚 故事繪本共讀區 | 與孩子共讀《男孩與烏龜》繪本,開啟文化認同與情感教育的對話 | 家長與孩子 |
🎲 《心早越南》文化桌遊 | 全台首創東南亞語言學習桌遊,結合AR互動與場景探索 | 學生、親子 |
🍹 美食DIY教室 | 學做越南春捲、泰式奶茶、柬埔寨法國麵包等經典料理,從味覺開始文化旅行 | 青年、家庭 |
🕊️ 東南亞語言打卡學習區 | 快速學一句東南亞語 × 過關打卡 × 集點兌獎,學習就在遊戲中! | 青少年、學生 |
🎬 新二代故事快閃舞台 | 青年上台說故事、演短劇、唱自創歌,將身份化為力量 | 大眾、企業觀眾 |
🌟 所有活動皆由新二代青年策畫與帶領,不只是文化體驗,更是身份實踐與青年賦能的展現!
合作方案 | 價值主張 | 適合對象 |
💼 品牌攤位 / 聯名商品 | 成為市集一部分,與文化共創話題 | 品牌、餐飲、文化單位 |
🎤 論壇共辦 / 教育活動贊助 | 對話新世代關注的議題,與青年共築願景 | 公益單位、基金會、企業CSR部門 |
🎒 職涯實習 / 青年支持贊助 | 投資未來東協人才,獲得社會回響與好感度 | ESG企業、國際企業、人才育成單位 |
🧸 親子互動工作坊冠名 | 觸及家庭與教育議題,連結情感與品牌形象 | 教育品牌、社福單位、兒童產業 |
年度 | 活動名稱 | 合作單位 |
2022 | 新饗越食 東南亞文化市集 | 大加蚋扶輪社 × 文化部文化交流司 |
2023 | 東協食加憶 美食尬職涯市集 | 大加蚋扶輪社 × 兆豐銀行文教基金會 |
2025 | 南Young生活節(即將登場) | 新二代協會 × 台北市青年局(合作進行中) |
A:不只是賣吃的,而是一場文化展示、親子互動、青年策展與公益行動並行的多元文化實驗集會!
A:絕對歡迎!我們鼓勵所有台灣人走進東南亞文化,透過體驗了解並建立連結!
A:從品牌攤位、教育贊助、論壇共辦、CSR曝光到青年實習計畫合作都可以,我們團隊擅長整合合作模式,歡迎一起共創提案!
A:有手作、繪本共讀、角色扮演、桌遊互動,我們市集每年吸引200+親子家庭參與,回饋極高!
立即填寫合作洽詢表單,讓我們一起讓世界看見:
新二代的勇敢、東協文化的魅力、台灣社會的包容。
📬 聯絡窗口: foodeast.taiwan@gmail.com
📍 下一場市集:《2025 南Young生活節》,10月正式登場,合作火熱募集中
以下是為了能夠滿足段落所需的長度而定義的無意義內文,請自行參酌編排。